被家里的狗咬了之后肿了,感染概率约为10%-20%,具体风险取决于伤口深度、处理及时性、狗狗疫苗接种情况等因素。若出现红肿加剧、发热或化脓等症状,感染可能性会显著升高。
-
伤口类型决定感染风险
表皮浅咬伤感染率低于5%,但深至肌肉或关节的伤口感染风险可达30%。狗狗牙齿携带的细菌(如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易通过深层组织侵入血液循环。 -
24小时黄金处理期
未清洁的伤口48小时内感染率提升3倍。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可降低60%感染风险,酒精/碘伏消毒后包扎能进一步阻断细菌繁殖。 -
狂犬病与破伤风双重威胁
若狗狗未接种狂犬疫苗,需24小时内注射免疫球蛋白;5年内未打破伤风疫苗者需补打。中国目前家养犬狂犬疫苗接种率约70%,农村地区风险更高。 -
高危人群需警惕
糖尿病患者感染后溃烂风险增加4倍,儿童因免疫系统未完善更易出现全身性感染。这类人群即使轻微咬伤也建议就医。
被咬后72小时内持续冰敷肿胀处可缓解炎症,但若红肿范围每日扩大超过1厘米或体温超过38℃,必须使用抗生素治疗。平时定期为宠物驱虫、修剪指甲能减少意外划伤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