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采取三步关键措施:彻底清洗伤口、及时就医接种疫苗、密切观察感染迹象。 肿胀可能是感染或狂犬病的前兆,正确处理能大幅降低风险。
-
伤口紧急处理
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确保清除唾液和污染物。随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避免直接涂抹伤口内部以减少刺激。若皮肤未破损但出现肿包,冰敷15-20分钟(隔毛巾防冻伤)可缓解肿胀。 -
医疗干预不可拖延
即使伤口轻微,也需在24小时内就医。医生会根据咬伤程度建议接种狂犬病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同时评估是否需要破伤风针。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需主动告知医生自身情况。 -
康复期关键细节
保持伤口干燥,避免抓挠或沾水。饮食忌辛辣、酒精和咖啡因,以防加重炎症。若出现发热、红肿扩散或持续疼痛,需立即复诊。 -
长期风险防范
狂犬病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接种疫苗后仍需观察动物健康状况(如可能)。家养宠物应定期接种疫苗,减少意外伤害风险。
提示:肿胀消退不代表风险解除,完整接种疫苗程序(通常需多针)和定期复查至关重要。任何异常症状都应视为医疗紧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