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后出现肿胀,应立即就医。肿胀可能是感染、过敏或狂犬病等严重问题的信号,及时处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以下是关键要点:
-
肿胀的潜在原因
小狗咬伤后的肿胀通常由细菌感染、过敏反应或组织损伤引起。若伴随发热、化脓或疼痛加剧,可能提示感染恶化。狂犬病病毒也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早期症状包括局部红肿。 -
紧急处理步骤
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挤出污血并消毒。冰敷可缓解肿胀,但避免直接冻伤皮肤。切勿包扎或缝合伤口,保持开放状态以便观察。 -
必须就医的情况
若咬伤部位在头面部、伤口较深,或小狗未接种疫苗,需紧急接种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针。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即使轻微咬伤也应就医。 -
后续观察与护理
就医后需按医嘱完成疫苗全程接种,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密切观察伤口变化,如出现发热、恐水等症状需立即复诊。
总结:小狗咬伤后肿胀绝非小事,及时医疗干预是预防感染和致命疾病的关键。无论伤口大小,安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