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狗咬出血后,最严重的后遗症是狂犬病感染,但通过及时清洗伤口、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其他潜在风险包括局部感染、疤痕增生或神经损伤,具体取决于咬伤程度和处置方式。
-
狂犬病风险
若小狗未接种疫苗或来源不明,病毒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狂犬病一旦发作致死率近100%,但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疫苗可阻断病毒。 -
伤口感染
狗口腔细菌(如巴斯德菌)易引发红肿、化脓甚至败血症。需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并用碘伏消毒,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
疤痕与功能影响
深度咬伤可能损伤皮下组织,愈合后形成增生性疤痕;若伤及手部肌腱或面部神经,可能影响活动或感觉功能。 -
心理阴影
儿童被咬后可能产生恐狗情绪,需通过安抚和渐进式接触缓解焦虑。
正确处理步骤:立即挤压排血→彻底清洗→就医评估是否接种疫苗。即使小狗健康,也应完成全程免疫注射(通常5针)。观察小狗10天内是否存活可辅助判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