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咬伤后出现肿胀,需立即接种狂犬疫苗并处理伤口。关键点:肿胀通常表明三级暴露(出血或深层损伤),必须24小时内注射狂犬疫苗+免疫球蛋白,同时彻底冲洗消毒伤口以降低感染风险。
-
紧急处理优先级:
立即用肥皂水与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配合碘伏消毒。若伤口较深或出血,需挤压排毒但避免用嘴吸吮,并尽快就医。 -
疫苗接种时效性:
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24小时内最佳,但超过时间仍可补种(首针剂量可能加倍)。需完成全程5针(第0、3、7、14、28天),不可中断。 -
免疫球蛋白的必要性:
肿胀或出血伤口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直接中和病毒。尤其土狗疫苗接种史不明时,此步骤不可省略。 -
感染与并发症预防:
除狂犬病外,需警惕细菌感染。医生可能建议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和破伤风疫苗,避免沾水、辛辣饮食及饮酒。 -
特殊情况处理:
孕妇、儿童或免疫缺陷者被咬后需更谨慎,即使轻微肿胀也应全面接种。若狗后续确认健康,可咨询医生调整后续针次。
总结:土狗咬伤肿胀绝非小事,必须按三级暴露规范处理。即使延迟就医,仍要坚持完成全程免疫,并密切观察伤口与身体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