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土狗挠破皮后,只要皮肤出现破损(即使轻微渗血或无出血),均需立即清洗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若伤口较深、出血明显或位于头面部等高风险部位,还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且潜伏期长,绝不能因伤口小或土狗“看似健康”而心存侥幸。
-
伤口分级与处置原则
根据国家规范,土狗抓伤破皮属于Ⅱ级或Ⅲ级暴露:-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抓痕、擦伤):肥皂水冲洗15分钟+接种狂犬疫苗(5针法或4针法)。
- Ⅲ级暴露(出血、贯穿伤或头面部伤口):除疫苗外,需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免疫球蛋白以中和病毒。
-
必须就医的警示症状
即使初期伤口无症状,若后续出现以下情况需紧急处理:- 伤口红肿、化脓或持续疼痛(可能细菌感染);
- 发热、头痛、乏力(警惕狂犬病早期征兆);
- 肌肉痉挛、恐水怕风(已发病,需立即抢救)。
-
疫苗接种时效与禁忌
- 黄金24小时:首针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超期仍需补种;
- 无绝对禁忌:孕妇、儿童、过敏体质者均需接种,仅严重过敏史者需医生监护;
- 全程接种:中途不得中断,否则需重新计算疗程。
-
常见误区澄清
- “家养土狗安全”: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土狗仍可能携带病毒;
- “伤口结痂不用管”:结痂不代表无感染风险,仍需规范处置;
- “疫苗副作用大”:局部红肿、低热属正常反应,远低于发病风险。
总结:土狗抓伤后,无论伤口大小,第一时间冲洗+就医是保命关键。狂犬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切勿因侥幸心理延误治疗。若无法确认土狗疫苗接种史,一律按高风险暴露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