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咬伤后必须立即用饮用水冲洗伤口,这是预防狂犬病和伤口感染的关键步骤。流动清水能有效冲走犬只唾液中的病毒和细菌,降低感染风险,同时为后续医疗处理创造条件。以下是具体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
冲洗优先于止血
伤口出血时不要急于止血,应先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血液外流本身能带出部分污染物,而清水冲洗的物理清洁效果优于直接按压止血。若伤口较深,可边冲洗边轻柔挤压周围组织促进污染物排出。 -
选择清洁水源的标准
理想情况下使用瓶装饮用水或煮沸冷却的清水,若条件有限,普通自来水优于不冲洗。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消毒剂直接冲洗,这些可能刺激伤口并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
冲洗手法有讲究
将伤口置于流动水下,水压保持适中(建议0.5-1米水柱高度),避免高压冲洗导致组织损伤。对于齿痕型伤口,需掰开皮肤褶皱确保水流到达深处;大面积撕裂伤则需同步拨打急救电话。 -
冲洗后的必要措施
冲洗完成后用干净纱布覆盖伤口,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即使宠物已免疫)。记录犬只疫苗接种情况,但无论宠物是否健康,人类暴露后预防处置都不可省略。
及时冲洗能将狂犬病感染风险降低40%以上,同时显著减少细菌感染概率。记住:任何家养犬咬伤都不能掉以轻心,水流冲走的不仅是污物,更是潜在的健康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