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养犬抓咬后确实存在传染风险,尤其是狂犬病等致命疾病,但风险高低取决于宠物免疫状态、伤口处理及时性等因素。 即使家养犬接种过疫苗,也不能完全排除病毒携带可能,第一时间彻底冲洗伤口并就医规范处置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狂犬病是首要威胁:家养犬若未接种疫苗或免疫失败,抓咬可能导致狂犬病毒感染。该病潜伏期长(数月甚至数年),发病后病死率近100%,但暴露后及时接种疫苗可有效阻断病毒。
- 其他潜在疾病风险:除狂犬病外,抓咬伤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病、细菌感染(如喉巴斯德氏菌)或引发过敏反应,需根据症状配合抗生素或抗过敏治疗。
- 免疫状态≠绝对安全:宠物疫苗保护率非100%,且抗体水平可能随时间下降。即使犬只定期接种,若接触过流浪动物或野生动物,仍有感染风险。
- 伤口处理与就医原则: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避免包扎,尽快前往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医生将根据暴露等级(Ⅱ级或Ⅲ级)决定是否接种疫苗或注射免疫球蛋白。
- 常见误区需警惕:如“小伤口无需处理”“宠物接种过疫苗就安全”等观念可能延误救治。真实案例显示,未规范处置的家养犬致伤仍可致命。
总结:被家养犬抓咬后不可掉以轻心,规范处置+全程免疫是预防感染的核心。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接触高危动物,能进一步降低风险。任何抓咬伤均建议就医评估,生命无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