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伤后判断是否没事的关键是:观察伤口深度、出血情况和感染迹象,同时确认犬只疫苗接种状态。若伤口较浅、出血少且无红肿发热,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若出现持续疼痛、肿胀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
检查伤口严重程度
- 轻微划伤或表皮破损: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碘伏消毒即可
- 深至真皮的穿透伤:即使出血量少也建议就医评估
- 关节/面部等特殊部位受伤:无论大小都需专业处理
-
监测感染早期信号
- 24小时内出现伤口跳痛、发烫或泛红
- 伤口渗出黄色分泌物或散发异味
- 伴随低烧(体温超过37.3℃)或淋巴结肿大
-
核实犬只健康背景
- 确认咬人犬只已接种狂犬疫苗且在有效期内
- 流浪犬/不明来源犬只咬伤需立即接种免疫球蛋白
- 家养犬若10日内无异常死亡可停止后续疫苗注射
-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即使轻微咬伤也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 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暴露后预防
被咬后72小时是黄金观察期,保持伤口干燥并每日检查2-3次。任何异常体征或不确定因素都应优先选择专业医疗判断,切勿因犬只体型小而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