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小型犬咬出血后,若犬只未接种狂犬疫苗、健康状况不明,或伤口位于头面部等高风险部位,必须立即接种疫苗。暴露后24小时内接种效果最佳,拖延可能增加感染风险。以下是具体需接种疫苗的情况:
-
犬只来源或免疫史不明
若无法确认咬人犬是否接种过狂犬疫苗(如流浪犬、走失宠物),即使伤口轻微,也需按暴露后处置流程接种疫苗。狂犬病潜伏期长,一旦发病致死率近100%,不可侥幸。 -
伤口较深或位于头颈部位
头面部、颈部伤口离中枢神经近,病毒扩散速度快,需同时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和疫苗。即使小型犬咬伤较浅,若伤口有出血或黏膜暴露(如眼睛、口腔接触唾液),同样高风险。 -
犬只出现异常行为后咬人
若犬只有流涎、畏光、攻击性增强等狂犬病疑似症状,无论伤口大小,必须立即就医并全程接种疫苗。即使犬只事后死亡,也应保留尸体供检测。 -
特殊人群暴露
儿童、孕妇或免疫力低下者被咬后,机体抵抗能力较弱,建议无条件接种疫苗。部分疫苗已通过安全验证,哺乳期等特殊状态并非禁忌。
提示:清洗伤口是关键!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水交替冲洗15分钟,并尽快就医评估。即使选择“十日观察法”(犬只10天后仍健康可终止接种),前几针疫苗也不可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