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天气预防体温升高的核心在于科学降温与主动防护:避开烈日时段外出、保持水分与电解质平衡、穿着透气衣物、合理使用空调,并警惕中暑先兆。以下是具体措施:
-
调整活动时间与方式
避免10:00-16:00高温时段户外活动,外出时选择阴凉路线,缩短停留时间。若需户外作业,每30分钟休息一次,减少剧烈运动,随身携带遮阳伞、防晒霜等防护工具。 -
科学补水与饮食
每日饮水不少于3升,少量多次饮用,可搭配淡盐水或含钾、镁的电解质饮料。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蔬果、杂粮为主,避免高油脂食物,适量补充蛋白质(如鱼类、豆类),避免冷饮刺激肠胃。 -
优化穿着与环境
选择浅色、宽松的棉麻衣物,利于汗液蒸发散热。室内空调温度设为26-28℃,搭配风扇促进空气循环,避免直吹。拉上窗帘减少阳光直射,早晚开窗通风降温。 -
应急降温与健康监测
若出现头晕、皮肤灼热等中暑征兆,立即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冷敷颈部、腋下,饮用凉盐水。老年人、儿童及慢性病患者需每日测量体温,避免突然进出温差过大的环境。
总结:高温防护需结合环境调节与个人习惯,从作息、饮食到装备多维度干预。特殊人群应加强健康监测,一旦症状持续或加重,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