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流浪狗咬了没破皮,第一时间应彻底清洁伤口、观察皮肤状况、避免剧烈运动,并密切留意后续症状。虽然皮肤未破损,但动物唾液仍可能携带病毒,不可掉以轻心。
-
立即冲洗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水流可冲走残留唾液,肥皂能破坏病毒脂膜。若条件有限,可用酒精棉片反复擦拭。 -
检查皮肤状态
在光线充足处检查是否有细微划痕或红肿,尤其关注毛发浓密部位。用放大镜观察更稳妥,皮肤表层出现泛白或隆起都需警惕。 -
限制活动防扩散
避免抓挠或剧烈运动导致潜在病毒随血液循环扩散。建议保持肢体放松,48小时内减少伤口周边肌肉群的使用频率。 -
持续监测72小时
记录接触时间点,每日检查体温及伤口变化。若出现局部麻木、灼热感或低烧,需立即就医。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3个月,但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未破皮感染概率虽低,但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建议完成基础处理后,携带流浪狗特征信息(毛色、出没区域)向当地疾控中心报备,专业人员将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疫苗。保持伤口干燥通风,避免包扎造成厌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