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不知名的狗咬了但没有明显伤口,仍可能感染狂犬病、破伤风或细菌感染。即使皮肤未破损,病毒或细菌也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裂口侵入体内,需及时评估风险并采取预防措施。
-
狂犬病
狂犬病毒可通过唾液接触黏膜(如眼睛、口腔)或隐蔽的皮肤破损传播。若狗携带病毒,即使无可见伤口,仍有感染风险。发病后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需立即清洗接触部位并接种疫苗。 -
破伤风
狗的牙齿或爪子上可能含有破伤风梭菌,若咬合压力导致皮下组织缺氧,细菌可能繁殖。表现为肌肉痉挛、呼吸困难,需注射破伤风抗毒素预防。 -
局部细菌感染
常见致病菌如巴斯德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可能引发红肿、疼痛或发热。轻微接触也可能导致感染,需用肥皂水彻底清洁并观察症状。
总结:无伤口不代表绝对安全,建议用流动水冲洗15分钟,根据狗的疫苗接种情况决定是否就医。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无禁忌,越早干预效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