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的七个活血汤是清代名医总结的经典方剂,专治全身不同部位的瘀血病症,核心亮点在于“精准化瘀、分部位调理”。 血府逐瘀汤主攻胸中瘀堵,通窍活血汤疏通头面七窍,膈下逐瘀汤化解上腹痞块,少腹逐瘀汤温散小腹寒瘀,身痛逐瘀汤缓解关节痹痛,补阳还五汤针对中风后遗症,会厌逐瘀汤则改善咽喉瘀阻。这些方剂以“气血理论”为基础,兼顾活血与行气,临床效果显著且沿用至今。
- 血府逐瘀汤:以桃红四物汤为基础,加入柴胡、枳壳等理气药,主治胸痛、心悸、失眠及心脑血管疾病,特点是“活血理气双调”,尤其适合气滞血瘀型冠心病。
- 通窍活血汤:重用麝香、老葱通窍,配合黄酒增强药力,专治脱发、头痛、耳聋等头面部疾病,强调“通络透窍”,对瘀血阻滞五官的症状效果显著。
- 膈下逐瘀汤:侧重疏肝行气,用五灵脂、香附破膈下瘀结,适用于慢性肝炎、痛经等上腹部瘀滞,体现“化瘀消积”思路。
- 少腹逐瘀汤:以小茴香、干姜温经散寒,针对寒凝血瘀引起的痛经、不孕,突出“温通并用”,适合女性下焦虚寒瘀阻。
- 身痛逐瘀汤:结合秦艽、羌活祛风湿,没药、地龙通经络,主治风湿痹痛及跌打损伤,特点是“活血祛风同步”,缓解顽固性肢体疼痛。
- 补阳还五汤:重用黄芪补气,配少量活血药,专治中风后偏瘫,体现“益气活血”原则,适合气虚血瘀型康复调理。
- 会厌逐瘀汤:聚焦咽喉瘀阻,用桃仁、桔梗利咽散结,改善声哑、咽干,强调“化瘀利咽”的局部针对性。
提示:王清任的活血汤需辨证使用,瘀血症状如舌紫暗、痛处固定者可咨询中医师选方。现代常加减应用于心脑血管病、妇科病及疼痛管理,但需注意麝香等药材的禁忌与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