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还阳汤”的正宗配方,需根据具体文献和临床应用进行区分:
一、《圣济总录》原方
还阳汤的经典配方出自宋代《圣济总录》卷二十七,其组成与现代通用配方存在差异:
-
组成 :不灰木1两、延胡索半两、太阴玄精石1分
-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约10-15ml),水1盏,加葱白1寸同煎至6分(约3-5分钟),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二、其他文献记载
-
《眼科临症笔记》记载 :川椒3钱、桂子7个、艾叶7个
-
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 :黄芪、赤芍、川芎等组成补阳还五汤,主治气虚血瘀证
三、现代应用调整
-
《洞天奥旨》 :提出“阳用三星汤,阴用消痈还阳汤”的分型思路
-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补气,加牛膝、丝瓜络、柴胡等增强活血通络效果
四、注意事项
-
功效差异 :原方主治伤寒阴毒、四肢厥冷,与现代用于阳虚畏寒、肢体冷痛的方剂有本质区别
-
慎用人群 :原方含附子、肉桂等温热药,阴虚火旺者慎用
-
同名方剂差异 :需注意与补阳还五汤等同名方剂的药物组成和功效不同
建议根据具体病症选择合适方剂,并咨询中医师调整剂量与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