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进补用中药材,关键在于顺应季节特点,以养肝健脾、清热祛湿为主,同时避免过度温补或寒凉。春季阳气升发,宜选枸杞、山药、菊花等养肝明目的药材;夏季暑热湿重,推荐西洋参、薏苡仁、五味子等益气生津的食材,兼顾调理体质与预防季节性不适。
枸杞是春夏进补的明星药材,既能养肝明目,又可滋阴补肾,适合泡水或入膳。春季肝火易旺,搭配菊花疏风清热,缓解眼疲劳;夏季配黄芪补气固表,增强免疫力。食用时需注意体质差异,如阴虚者宜枸杞,湿热体质则更适合薏苡仁。
山药被誉为“神仙之食”,健脾益胃的特性适合春夏交替时食欲不振的人群。可蒸煮、煲汤或煮粥,与茯苓、党参同用增强祛湿效果。脾胃虚弱者可常食,但糖尿病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夏季清热首选西洋参和五味子,前者补气养阴不燥热,后者生津敛汗改善疲劳。玉竹、麦冬等滋阴药材适合口干舌燥者,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药膳搭配如黄芪芡实茶,兼顾祛湿与提神,适合广东等湿热地区。
春夏进补需“清补”为主,避免滋腻。个体化选择药材,如春季养肝、夏季祛湿,并注意食材搭配与禁忌。建议咨询中医师辨证调理,结合规律作息,才能最大化药材的养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