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鲜类食品检测标准是确保其安全性和品质的关键依据,涵盖外观、内部质量、安全性(如重金属/药物残留)及放射性检测,需遵循国家标准(如GB/T 16145-2022)和行业规范。
-
外观与内部质量检测
外观检查包括色泽、气味、形状等,如鱼类需色泽鲜亮、鱼鳍完整,虾类应无发黑或异味。内部质量则关注肉质紧实度、弹性及异常斑点,确保无腐败或变质现象。 -
安全性检测
重点检测重金属(汞、铅)、农药残留、兽药(如孔雀石绿)及有害物质(甲醛、多氯联苯)。放射性元素(如GB/T 16145-2022标准)也需符合限值,防止长期摄入风险。 -
微生物与寄生虫筛查
包括菌落总数、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及寄生虫卵等,避免食源性疾病。即食类海鲜还需商业无菌检测,确保加工过程安全。 -
营养成分与添加剂分析
检测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同时监控防腐剂、漂白剂等添加剂是否超标,保障营养价值与合规性。
选择海鲜时,建议优先查看质检报告,关注检测项目完整性及标准符合性,确保食用安全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