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源14项检测的正常参考值通常以 IgE抗体浓度<0.35kUA/L或检测结果为“阴性” 为标准,提示未对常见过敏原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检测方法以血液特异性IgE抗体定量为主,部分项目可能结合皮肤点刺试验或临床病史综合判断。
-
检测指标与范围
食物过敏源14项通常涵盖牛奶、鸡蛋、花生、坚果(如腰果、杏仁)、大豆、小麦、鱼类、贝类、芝麻、甲壳类(如虾、蟹)、荞麦、芥末、芒果及牛羊肉等。不同实验室的检测组合可能略有差异,但每项的正常参考值均以 IgE抗体浓度低于0.35kUA/L 为基准。数值在此范围内,表明当前未检测到针对该食物的过敏反应。 -
结果解读的注意事项
即使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部分人群仍可能出现轻微过敏症状,可能与检测灵敏度、个体免疫状态或非IgE介导的过敏机制有关。例如,乳糖不耐受等非过敏反应不通过IgE抗体检测,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 -
假阴性风险与重复检测
检测结果阴性但存在明确过敏史者,建议 3-6个月后复查,避免因抗体水平波动或检测技术限制导致漏诊。婴幼儿免疫系统未完全发育时,结果需动态评估。 -
分级标准与临床意义
部分实验室采用分级系统(如0-6级)描述过敏程度。0级(<0.35kUA/L)为阴性,1级及以上提示致敏可能。但低级别阳性(如1-2级)不一定代表临床过敏,需结合症状判断是否需规避相关食物。
定期检测食物过敏源14项有助于筛查潜在风险,但结果解读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若检测值正常但持续出现进食后不适(如皮疹、消化道症状),建议进一步排查其他过敏原或交叉反应因素,避免延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