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溶解酶有可能会扩散到别的地方,具体情况因人而异。
玻尿酸溶解酶属于碱性的蛋白质,临床上经常用于注射玻尿酸填充效果不理想,填充过度等情况的改善治疗,可以让玻尿酸生物链出现断裂和水解,有助于再次填充,修复整形失败。所以,又有玻尿酸解药的俗称。但是,在注射玻尿酸溶解酶时,有可能出现一定的风险,其中一项就是玻尿酸溶解酶的扩散。多见于在玻尿酸溶解酶注射时未掌握好深度,使玻尿酸溶解酶扩散到更深层。或者是注射时的用量过大,超过了玻尿酸填充的范围,使玻尿酸溶解酶扩散到别的地方,引起面部不适或感染。再或者,如果玻尿酸溶解酶注射时,部位不准确,就有可能会造成正常的皮下组织中正常的透明质酸发生溶解,使结缔组织出现疏松现象,造成正常的皮肤组织损害,引起皮损。
为了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在玻尿酸溶解酶注射前,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完善相关检查,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需要注射的部位,根据具体情况设定好合理的注射量。在注射完成后也要注意早期不要沾水,注射部位不要随意去触摸和挤压,以免让溶解酶发生移位,向别的地方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