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病致贫救助和低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因病致贫救助主要针对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患者,而低保则是为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家庭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两者都旨在帮助困难群体,但适用条件和救助方式有所不同。
1. 因病致贫救助的特点
- 对象: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家庭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低保边缘标准的患者本人。
- 救助方式:通过医疗费用减免、大病保险支付后自付部分的补助等形式,帮助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 目的:避免患者因病陷入贫困,防止“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
2. 低保的特点
- 对象: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
- 救助方式:按月发放低保金,保障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
- 目的:为低收入家庭提供兜底保障,确保其基本生活需求。
3. 两者的联系
- 因病致贫救助的对象中,有些家庭可能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而符合低保条件。这类家庭在获得医疗救助后,若仍符合低保条件,可同时享受低保救助。
- 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即收入略高于低保标准但低于一定比例的家庭)在因高额医疗费用支出导致生活困难时,也可能成为因病致贫救助的对象。
4. 两者的区别
- 救助内容:因病致贫救助主要针对医疗费用,而低保则是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 覆盖范围:因病致贫救助更侧重于因病陷入困境的特定人群,低保则面向更广泛的低收入家庭。
5. 申请建议
- 若因高额医疗费用导致生活困难,可先申请因病致贫救助,若家庭收入低于低保标准,可同时申请低保。
- 具体申请条件和流程需咨询当地民政或医疗保障部门。
通过因病致贫救助和低保政策的双重保障,能够更全面地帮助困难群体渡过难关,避免因病致贫现象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