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病毒药并非一旦服用就必须终身使用,具体取决于疾病类型和个体情况,部分患者可能在病情得到控制后尝试停药。
抗病毒药物的治疗周期因病情而异,像流感、腮腺炎等急性感染,在症状消除后即可停止用药;而慢性乙肝、艾滋病等需长期控制病程的疾病,则可能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例如,普通慢性乙肝患者通过核苷类似物治疗,部分人在转为小三阳且病毒DNA转阴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停药,但肝硬化或肝癌患者通常建议持续用药以降低恶化风险。抗病毒药物无法彻底清除病毒,仅为抑制复制,因此停药后需严密监测病毒反弹情况,一旦指标异常需立即恢复治疗。
值得注意的是,干扰素治疗疗程有限(通常半年至一年),但其有效率较低且副作用明显,需依个人耐受度调整。擅自停药可能导致病毒反弹甚至急性肝衰竭,尤其对肝功能较差或有肝硬化基础的患者,风险更高。
是否继续用药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病情、病毒活性及药物耐受性后决定,患者切勿自行调整药量或中断治疗。定期复查、规范随访是保障长期疗效与安全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