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清单新增91种药品,总数增至3159种,重点覆盖肿瘤、慢性病、罕见病及儿童用药领域,大幅提升患者用药可及性和保障水平。
-
新增药品结构优化
新增的91种药品中,26种为肿瘤用药(含4种罕见病用药),15种针对糖尿病等慢性病(含2种罕见病用药),13种罕见病特效药,以及7种抗感染药和11种中成药。90%为近5年上市的新药,38种为全球首创创新药,如抗肿瘤靶向药等,显著填补临床需求空白。 -
重点疾病保障升级
- 肿瘤治疗:新增ALK突变药物(如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药)全线纳入报销,推动全国肿瘤治疗标准化。
- 罕见病与慢性病:罕见病用药覆盖病种扩大至13种,慢性病用药新增15种,患者长期用药负担大幅降低。
- 儿童用药:专用药数量增加,保障范围进一步细化,解决儿童群体用药短缺问题。
-
目录动态调整机制
调出43种临床替代或长期未供应的药品,优化医保基金使用效率。部分谈判药品(如阿伐替尼片)因未达乙类标准仍保留谈判目录,确保支付稳定性。2025年计划引入丙类目录,通过商保补充支付创新程度高但超“保基本”定位的药品。 -
报销政策与患者受益
甲类药全额报销,乙类药按比例报销。新增药品通过医保谈判平均降价58%,患者自付成本显著下降。例如,部分肿瘤靶向药年治疗费用从数十万元降至万元以内,惠及更多普通家庭。
新版目录通过“腾笼换鸟”实现保障升级,未来将持续动态调整,确保医保基金高效利用与患者权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