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可能引发狂犬病、伤口细菌感染、破伤风、过敏反应等疾病,其中狂犬病致死率近100%,需立即冲洗伤口并就医接种疫苗。野狗口腔携带多种病原体,可能造成局部或全身感染,严重时可导致败血症或骨髓炎。
- 狂犬病:病毒通过唾液传播,潜伏期通常1-3个月,发病后出现恐水、怕风、肌肉痉挛等症状,一旦发作几乎无法治愈。及时接种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
- 细菌感染:伤口可能感染巴斯德菌、葡萄球菌等,表现为红肿、化脓、发热,深部伤口可能引发骨髓炎或败血症。需彻底清创并配合抗生素治疗。
- 破伤风:破伤风梭菌通过伤口侵入,毒素会导致肌肉强直和痉挛,严重时影响呼吸功能。未接种疫苗者需紧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 罕见病原体感染:如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脓肿分枝杆菌)可能引起顽固性伤口感染,需针对性抗感染治疗。
- 过敏反应:对狗唾液过敏者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需抗过敏药物干预。
若被野狗咬伤,立即用肥皂水冲洗15分钟以上,避免包扎伤口,尽快就医评估狂犬病暴露等级并接种疫苗。即使伤口轻微也不可忽视,野狗携带病原体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远高于家养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