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应立即用饮用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这是降低狂犬病风险的关键措施。流动清水冲洗可有效减少病毒残留,但需结合后续消毒与疫苗接种等步骤。
-
清洗操作要点
用大量饮用水或肥皂水(优先选择)持续冲洗伤口,水流需覆盖伤口及周围皮肤,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若伤口较深,可借助注射器或干净容器加压冲洗内部。避免用力挤压伤口,以免加速病毒扩散。 -
清洗后的必要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或酒精消毒伤口表面,无需包扎以保持开放状态。若伤口出血严重,可轻压止血但避免直接触碰伤口内部。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或免疫球蛋白,尤其是暴露部位为头颈部或伤口较深时。 -
常见误区与禁忌
不可用唾液、酒精直接注入伤口内部清洁,避免用纸巾或布料反复擦拭加重污染。民间偏方如涂抹草药、烧灼伤口等可能延误治疗并引发感染。
提示:冲洗仅为应急处理,需在24小时内接种首针疫苗,并遵医嘱完成全程免疫。携带野狗特征信息(如毛色、攻击行为)协助疾控部门追踪潜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