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必须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严重咬伤还需联合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血清。伤口处理与疫苗接种同样关键,需用肥皂水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并避免包扎缝合。疫苗接种程序分为5针法(0、3、7、14、28天)或“2-1-1”法(0天2针、7天和21天各1针),具体方案需根据伤情和医生建议选择。
-
狂犬病疫苗是唯一有效预防手段。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野狗看似健康或伤口轻微,也必须全程接种疫苗。既往接种过疫苗者,若超过3年需重新全程免疫,3个月内可加强2针。
-
伤口处理分五步:挤压排毒→肥皂水冲洗→碘伏消毒→暴露伤口→禁用包扎。头面部、手指等近中枢神经部位的咬伤,或贯穿性伤口,需在伤口周围注射免疫球蛋白。
-
两种主流接种方案:5针法适用于所有暴露情况,而“2-1-1”法(4针)需使用特定疫苗品种。严重咬伤者首剂需加倍,并联合免疫球蛋白注射。
-
特殊人群无接种禁忌。孕妇、儿童、老人等均需按标准程序接种,仅暴露前预防接种存在禁忌(如急性疾病发作期)。
-
再次暴露的免疫规则: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无需加强;3个月至3年内需加强2针;超过3年则重新全程接种。接种期间再次被咬,需完成原定剂次。
狂犬病潜伏期可能长达数月,但发病后无药可治。即使延迟数日就医,仍应接种疫苗,切勿因伤口结痂或野狗未死亡而心存侥幸。立即规范处置是保命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