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伤后必须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伤口! 这是降低狂犬病病毒感染的最关键步骤,需持续冲洗15分钟以上,若条件允许应配合肥皂水或专业冲洗液交替使用。彻底清洗可清除伤口内70%以上的病毒,为后续消毒和疫苗接种争取时间。
-
冲洗的核心作用
野狗唾液中的狂犬病病毒通过伤口进入人体,清水冲洗能物理冲刷病毒,减少病毒载量。实验表明,规范冲洗可使发病率下降50%以上。较深伤口需用注射器灌注冲洗,确保不留死角。 -
冲洗的标准操作
使用流动清水(如矿泉水、自来水)持续冲洗15-30分钟,水量需达10000毫升以上。肥皂水与清水交替冲洗效果更佳(比例20%肥皂水),但避免肥皂残留。冲洗时需扩大伤口并挤压周围组织,帮助排出污染血液。 -
冲洗后的必要措施
冲洗后立即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并暴露伤口避免包扎。即使延迟1-2天,仍需补冲洗流程。完成冲洗消毒后,必须24小时内接种狂犬疫苗,Ⅲ级暴露者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
常见误区纠正
不可用嘴吸伤口或简单擦拭,普通创可贴会加速病毒扩散。清水冲洗不可替代专业医疗处置,但能为就医争取黄金时间。儿童或特殊部位(如面部)咬伤需更严格冲洗。
提示:任何野狗咬伤均为高危暴露,自行冲洗后务必就医。狂犬病致死率近100%,规范处置是唯一保命手段。随身携带清水已成为户外活动的基础防护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