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后未破皮但红肿时,需立即用饮用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15分钟以上,以降低感染风险。即使皮肤未破损,野狗的唾液可能携带病菌,及时清洁是关键步骤。若红肿持续或加重,应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消毒、疫苗接种)。
- 清洁是首要措施:用流动的饮用水或温和肥皂水冲洗患处,可有效减少病毒和细菌残留。避免使用过热或过冷的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 观察症状变化:轻微红肿可通过冰敷缓解,但若出现疼痛加剧、发热或扩散性红肿,可能提示感染,需及时就医。
- 评估狂犬病风险:野狗健康状况不明时,即使未破皮也应咨询医生是否需接种狂犬疫苗。二级暴露(如红肿)通常建议接种疫苗以防万一。
- 避免错误处理:勿用手挤压伤口、涂抹偏方或随意包扎。保持伤口开放,必要时用碘伏消毒,但避免酒精直接刺激皮肤。
遇到此类情况,冷静处理并优先彻底清洁,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寻求专业医疗建议。预防永远胜于治疗,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是避免风险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