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后即使皮肤未破但发红,仍需根据暴露风险评估是否接种狂犬疫苗,通常建议全程接种5针(或“2-1-1”程序的4针)以彻底预防狂犬病。
-
暴露风险判断
狂犬病病毒可通过唾液经破损皮肤或黏膜传播。若被野狗咬后皮肤发红,需检查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破损。野狗疫苗接种情况不明时,视为高风险暴露,必须接种疫苗。 -
紧急处理与接种程序
- 清洗消毒: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消毒,降低病毒残留风险。
- 疫苗方案:我国推荐两种程序:①5针法(第0、3、7、14、28天各1针);②“2-1-1”法(第0天2针、第7天和21天各1针)。
-
后续观察与注意事项
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并监测伤口变化。若红肿加剧或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需及时就医。
狂犬病致死率近100%,暴露后预防是唯一有效手段。即使伤口轻微,也应遵循“宁过度勿遗漏”原则,全程接种疫苗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