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了但没破皮没出血,仍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以上,并尽快就医评估是否需要接种狂犬疫苗。即使皮肤表面无破损,狂犬病毒仍可能通过黏膜或微小伤口侵入,因此不可掉以轻心。
-
彻底清洁伤口
用流动清水和肥皂交替冲洗接触部位至少15分钟,重点揉搓被咬区域。若条件有限,可用酒精棉片或碘伏消毒,但肥皂水冲洗仍是首选。 -
判断暴露风险等级
- Ⅰ级暴露(接触但无伤口):通常无需处理,但野狗携带病毒概率高时建议咨询医生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划痕):需接种狂犬疫苗
肉眼难以判断皮肤是否出现微观破损,建议按Ⅱ级暴露处理。
-
24小时内接种疫苗
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即使已超过24小时仍需补种。若野狗出现流涎、攻击性等异常行为,需同步注射免疫球蛋白。 -
后续观察要点
- 记录野狗特征并报告当地疾控部门
- 10日内若该犬未死亡,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
- 接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酒精摄入
被动物咬伤后不存在"侥幸"情况,狂犬病致死率近100%。即使未出血也应完成全程疫苗接种,这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手段。同时需打破伤风疫苗(如5年内未接种)以防止其他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