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野狗咬后即使皮肤未破损仅有红印,仍需立即清洗消毒伤口、持续观察48小时并根据医生评估决定是否接种狂犬疫苗。以下为具体处理步骤:
一、现场紧急处理
- 流动水冲洗:用肥皂水(或清水)连续冲洗红印部位至少15分钟,水流需覆盖整个受创区域,降低病毒通过微小创口侵入的风险。
- 消毒处理:冲洗后用碘伏或75%酒精擦拭红印处,避免使用刺激性过强的药膏。若红印伴随肿胀,可冷敷缓解但不要按压。
二、医学评估要点
- 暴露分级判断:
- Ⅰ级暴露(完好的皮肤接触):无需特殊处理。
- Ⅱ级暴露(无出血的轻微抓咬):需接种狂犬疫苗。
- 注:肉眼不可见的皮肤破损仍可能构成Ⅱ级暴露,需由医生通过酒精擦拭试验(擦拭后疼痛感)确认。
- 就医时间窗:建议24小时内到疾控中心或急诊科就诊,延迟可能影响疫苗效果。若野狗有异常行为(流涎、攻击性强),需同步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三、后续观察与记录
- 伤口变化监测:每日检查红印是否出现破溃、渗液或疼痛加剧,48小时内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复诊。
- 动物追踪:尝试确认野狗是否被捕获并检测狂犬病毒(若10日内狗未发病可终止后续疫苗注射)。
重要提示:狂犬病致死率近100%,不可因“未破皮”而心存侥幸。即使既往接种过疫苗,仍需由医生重新评估免疫程序。处理期间忌饮酒、剧烈运动,避免加重潜在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