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降温治疗核心在于快速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与科学补水。关键措施包括:转移至阴凉处、用冷水/冰袋冷敷大血管部位(颈部/腋窝等)、补充含盐饮料,重度中暑需立即送医。以下分步骤详解处理方法:
-
脱离高温环境:立即将患者移至通风阴凉处,平卧并解开衣物,避免继续受热。若在户外,可用遮阳工具临时搭建避暑空间。
-
物理降温:
- 冷敷:用湿毛巾包裹冰袋敷于额头、颈部、腋下等部位,或使用50%酒精擦拭全身加速散热。
- 蒸发降温:冷水喷洒皮肤并配合风扇吹风,避免体温骤降至38℃以下。注意:昏迷患者禁用冰水浸浴以防窒息。
-
科学补水: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淡盐水或运动饮料,忌大量饮用纯水以免引发电解质紊乱。若出现呕吐则暂停补水。
-
急救与送医:
- 轻症者可用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缓解症状;失去意识时按压人中、合谷穴促醒。
- 出现高热(>40℃)、抽搐或昏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转运时持续冰敷并保持侧卧防误吸。
提示:婴幼儿、老人及慢性病患者更易重症中暑,需密切观察。日常备好防暑药物(如仁丹、清凉油),高温天避免长时间户外活动。若降温后症状未缓解,务必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