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温后得了呼吸道感染怎么办? 关键治疗原则包括:对症退热(38.5°C以上用退烧药)、合理止咳(避免强效镇咳)、区分病因(病毒/细菌/支原体感染用药不同),并警惕重症信号(如持续高热或呼吸困难需及时就医)。 以下是具体应对措施:
-
退热处理
体温超过38.5°C可口服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低热优先物理降温(如温水泡脚),但避免酒精擦拭。发热是免疫反应的一部分,无需过度干预短暂低热。 -
缓解症状
鼻塞可用盐水滴鼻,流涕选择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咳嗽痰多时,氨溴索等化痰药比强效镇咳更安全,雾化治疗能辅助排痰。抗生素需医生指导使用,切勿自行服药。 -
病因治疗
病毒感染以对症为主,细菌感染需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支原体感染常用大环内酯类。混合感染常见,若症状反复需排查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 -
护理与观察
多饮水、保持空气湿润,饮食清淡富含维生素。密切监测病情,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或发热超3天应立即就医,婴幼儿及老年人需更谨慎。
总结:多数轻症呼吸道感染可居家护理,但需科学用药与观察。特殊人群或症状加重时,及时医疗干预是关键。预防上,注意保暖、勤洗手并接种流感疫苗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