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季节中暑衰竭需及时降温、补液并调整环境,严重者需就医。 高温高湿环境下,人体散热困难,易引发脱水及电解质紊乱,表现为头晕、恶心、虚脱等症状。
- 快速物理降温:转移至阴凉处,脱去多余衣物,用湿毛巾冷敷大血管处(颈部、腋窝、腹股沟),或温水擦拭全身。避免直接用冰水,以免皮肤血管收缩影响散热。
- 补液纠正电解质:轻度症状可口服含电解质的运动饮料或补液盐;严重脱水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尤其注意补充钾、钠。
- 调整环境与休息:保持通风,空调温度调至22-25℃,避免二次中暑。平卧时抬高下肢促进血液回流,监测血压、心率至稳定。
- 并发症处理:若出现意识模糊、持续高热或休克,立即送医,可能需利尿剂、器官功能支持等综合治疗。
梅雨季防中暑需穿透气衣物,定时补充水分,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症状持续或加重时务必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