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热射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核心急救原则是“快速降温+及时送医”,关键措施包括脱离高温环境、物理降温(冷水浸泡/湿敷大血管处)、补液及避免偏方,黄金救援时间为发病后30分钟内。
一、识别热射病预警信号
出现**“缓、晃、晕、乱”**四类症状需警惕:动作迟缓、站立摇晃、头晕倒地、意识混乱或抽搐。体温超过40℃且伴随皮肤干热无汗时,应立即启动急救。
二、现场急救四步法
- 脱离高温:迅速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脱去多余衣物;
- 快速降温:优先用20-26℃冷水浸泡(如浴缸),或湿敷腋下、颈部、腹股沟等大血管位置,配合风扇加速散热;
- 补液防脱水:清醒者可少量多次饮用含电解质饮料(如运动饮料),昏迷者避免强行喂水;
- 紧急送医:即使降温后症状缓解,也需专业医疗干预,送医途中持续物理降温。
三、预防与高危人群防护
避免高温时段(10:00-16:00)户外活动,穿戴浅色透气衣物,每小时补充500ml水分。老人、儿童、户外劳动者及慢性病患者风险最高,需配备降温设备(冰袋、喷雾)并制定应急预案。
牢记:掐人中、喝中药等偏方无效,降温才是核心! 高温天气下,提前了解急救知识能大幅降低热射病致死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