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电解质紊乱需立即脱离高温环境、科学补液并针对性补充电解质,轻症可口服补液盐或运动饮料,重症需及时就医静脉输液。关键措施包括快速降温、分次补液、优先补充钠/钾/钙,并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或冰饮刺激。
高温环境下大量出汗会导致水分和钠、钾、钙等电解质流失,引发头晕、抽筋甚至心律失常。以下是具体应对方法:
- 脱离高温并降温:转移到阴凉处,用湿毛巾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散热,避免持续暴晒加重脱水。
- 分次补充电解质溶液:每小时饮水不超过800毫升,每次约200毫升。优先选择含钠、钾的补液盐或运动饮料,自制可混合淡盐水与少量糖分。避免只喝白开水稀释体液。
- 食物辅助补钾补钙:香蕉、柑橘、西瓜等水果富含钾;乳制品、坚果可补充钙和镁。呕吐或食欲差时可榨汁饮用。
- 识别危重症状:若出现持续呕吐、意识模糊、严重肌肉痉挛或心律不齐,需立即送医静脉补液,避免自行滥用利尿剂或退烧药。
预防胜于治疗:夏季户外活动应避开正午高温时段,穿戴透气防晒装备,运动前后主动补充电解质饮料。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更需监测 hydration 状态,从饮食和环境中双重调节体液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