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雨天咳嗽咳痰主要与湿邪困脾、过敏原滋生、呼吸道感染三大因素有关。湿度过高会阻碍肺气运行,霉菌尘螨易刺激气道,免疫力下降则增加感染风险,尤其对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影响更明显。
-
湿邪加重痰湿内阻。梅雨季湿度高达70%以上,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湿邪困脾会导致运化失常,痰湿内生。肺功能较弱者(如慢阻肺患者)易出现夜间咳嗽加重、痰液黏稠难咳的现象,因湿为阴邪,夜间阴盛阳衰时症状更显著。
-
过敏原刺激呼吸道。潮湿环境加速霉菌、尘螨繁殖,其代谢产物可能引发过敏性咳嗽或哮喘。患者常表现为喉咙痒、阵发性干咳,甚至伴随胸闷气短,部分误以为是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
免疫力下降诱发感染。淋雨或温差大易导致病毒、细菌入侵,引发急性支气管炎或肺炎,出现咳嗽带黄痰、发热等症状。梅雨季食物易霉变,误食隔夜菜也可能通过消化道感染间接加重呼吸道炎症。
-
不良习惯加剧症状。长期使用空调除湿模式可能使室内过冷干燥,反而刺激气道;贪凉饮冷会损伤脾胃阳气,进一步助长湿邪。
提示: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饮食上多食薏苡仁、百合等健脾润肺食材,避免接触霉变物品。若咳嗽持续超一周或痰中带血,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