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阵雨中耳炎通常由气压骤变和咽鼓管功能障碍共同引发,表现为突发的耳痛、闷胀感或听力下降,常见于雷雨天气气压剧烈波动时。
-
气压急剧变化
雷阵雨伴随的快速气压升降会导致中耳内外压力失衡。若咽鼓管无法及时调节(如因感冒或过敏肿胀),中耳内形成负压,引发黏膜充血、积液,甚至鼓膜内陷,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 -
咽鼓管功能异常
儿童或过敏体质者咽鼓管较窄,易因雷雨天的湿度变化或冷空气兴奋而痉挛堵塞,分泌物滞留中耳,滋生细菌或病毒,诱发急性炎症。 -
继发感染风险
雷雨前后温差大,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通过咽鼓管侵入中耳,与气压损伤叠加,加速炎症发展,可能出现化脓性中耳炎。
提示:雷雨天乘坐飞机或潜水时,可通过咀嚼、打哈欠促进咽鼓管开放;若耳痛持续或流脓,需及时就医避免鼓膜穿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