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增加中风风险,尤其是对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夏季气温超过32℃时,中风发生率比平时高66%,主要因脱水导致血液黏稠、血压波动及室内外温差引发血管痉挛。
-
高温诱发中风的机制
大量出汗使血液黏稠度升高,易形成血栓;同时体表血流增加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双重作用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空调房与户外的温差超过7℃时,血管急剧收缩也会增加风险。 -
高危人群需警惕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及老年人是“热中风”高发群体。夏季易忽略的轻微症状如头晕、短暂肢体麻木或言语不清,可能是中风前兆。 -
科学预防措施
- 补水优先:即使不渴也要定时饮水,避免血液浓缩。
- 合理控温:空调温度建议27℃左右,减少频繁出入温差环境。
- 及时就医:出现“BE FAST”口诀中的症状(如面部歪斜、手臂无力)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总结:夏季防中风需主动补水、避免极端温差,尤其高危人群应密切观察身体信号。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快速响应能有效降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