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确实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尤其是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和户外工作者等高风险人群。关键诱因包括血液黏稠度上升、冷热交替刺激血管痉挛、情绪波动导致血压骤升,以及脱水引发的代谢紊乱。以下是具体分析:
-
血液黏稠与血栓形成
高温下大量出汗会导致体内水分流失,血液浓缩黏稠,增加血栓堵塞冠状动脉的概率。若未及时补水,可能直接诱发急性心肌梗死。 -
冷热交替的血管负担
频繁进出空调房或饮用冷饮时,血管因温差剧烈收缩痉挛,可能使冠脉斑块破裂,引发心肌缺血甚至梗死。建议室内外温差控制在8℃以内,并避免突然冷刺激。 -
情绪与睡眠影响
高温易引发烦躁焦虑,交感神经兴奋会加速心率和血压波动,同时睡眠不足进一步加重心脏负荷。这类多重压力可能促使斑块脱落,堵塞血管。 -
高危人群需额外警惕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或冠心病病史者,以及长期户外作业、饮水不足的人群更易在高温下发病。青年人也可能因脱水或冷饮过量导致冠脉痉挛。
防护提示:科学补水(少量多次)、避免高温时段外出、稳定情绪并遵医嘱用药。若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