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气温骤降会显著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温度每降低1℃,脑卒中风险上升1.13%,主要因寒冷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血液黏稠度增加。老年人、高血压患者及心脑血管疾病人群需格外警惕,及时采取保暖、血压监测等预防措施。
-
低温如何诱发脑卒中
寒冷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引发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易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性脑卒中)或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低温使血液黏稠度增加,血小板活性增强,进一步升高血栓风险。免疫力下降和活动减少也会间接促进脑卒中发生。 -
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
-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体温调节能力弱;
- 慢性病患者: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患者血管更脆弱;
- 既往病史者:有脑卒中或心脏病史者复发风险高。
-
快速识别脑卒中的信号
牢记“120”口诀:“1”看面部是否对称(口角歪斜)、“2”查双臂是否无力(单侧下垂)、“0”听语言是否清晰(表达困难)。一旦出现任一症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科学预防的关键措施
- 保暖优先:重点保护头部、颈部及四肢,室内温度建议保持在18-24℃;
- 稳定血压: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避免擅自调整药量;
- 适度运动:选择室内活动如太极、散步,避免晨起低温时段外出;
- 健康饮食:减少高盐高脂食物,增加蔬菜、全谷物及优质蛋白摄入。
寒潮来袭时,请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是高风险人群需提前做好防护。若出现疑似症状,黄金救治时间窗为4.5小时内,务必争分夺秒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