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历记录不真实将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包括医疗事故责任、行政处罚和民事赔偿。根据我国《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伪造、篡改病历直接推定医院过错,患者可主张全额赔偿。以下是具体法律后果和应对要点:
-
法律明确禁止病历造假
病历是医疗过程的法定记录文件,任何伪造、篡改行为均违反《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即使诊疗无过错,病历不真实也会导致医院败诉。 -
三种核心责任类型
• 民事赔偿:患者可要求医疗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等全部损失;
• 行政处罚:卫健委可对医院罚款、降级,涉事医师吊销执业证书;
• 刑事责任:造成患者重伤/死亡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罪。 -
患者维权关键证据
发现病历存在矛盾时,应立即封存原始病历(加盖骑缝章),申请医疗损害鉴定。电子病历需核查修改痕迹,系统日志可作为证据。 -
医院管理警示
必须建立病历质控体系,确保记录与治疗同步完成。上级医师需审核签字,电子病历系统应关闭批量修改权限。
提示:医患双方应共同维护病历真实性,医院需通过规范记录避免法律风险,患者遇可疑情况可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