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病历主诉需简明扼要,直接记录患者就诊的核心症状或体征及其持续时间,避免包含诊断名称或辅助检查结果,确保内容具体且能体现第一诊断。
-
主诉的核心定义: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症状、体征)及时间,需提炼最主要问题。例如“便血2年”而非“发现胆囊肿物合并便血2年”,后者混淆了主次症状。
-
书写规范:
- 症状导向:以症状为核心,如“间断胸痛2个月,加重1周”,而非“冠心病可能”。
- 时间明确:标注症状起止时间(如“1小时前突发头痛”),急性病需精确到小时或分钟。
- 简洁性:避免流水账,用逻辑衔接词串联关键信息,控制在20字内。
-
常见错误规避:
- 禁止包含“治疗经过”“初步诊断”或检查项目,例如“CT提示骨折”不可作为主诉。
- 避免无关描述,如慢性病长期病史应精简为“高血压10年”,仅与现症关联时补充。
-
特殊场景处理:
- 无症状患者:记录体检或筛查发现的问题,如“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1周”。
- 症状多变者:抓主要矛盾,例如“反复腹痛半年,近期伴黑便3天”,需体现病情进展。
-
优化技巧:
- 使用短句,删除冗余修饰词(如“反复发作性”可直接写“发作性”)。
- 结合患者主述精简语言,保持客观,避免主观判断(如“高度怀疑”)。
总结:合格的主诉是病历的第一关键信息,需以患者视角精准提炼核心症状与时间,体现病情轻重缓急,帮助医生快速定位诊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