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源,倪海厦教授针对高血压的中医处方可分为以下五类,结合其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一、肝阳上亢型
组成 :生地黄、当归、丹参、地锦草、黄芪、川芎、红花
功效 :滋养阴血,柔肝熄风,平抑亢进肝阳。适用于头晕目眩、面红耳赤、急躁易怒等症状。
二、肝肾阴虚型
组成 :何首乌、桑寄生、生地黄、枸杞子、龟板、石决明
功效 :补肾填精,潜阳降压。针对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肾虚症状。
三、痰湿内阻型
组成 :钩藤、罗布麻叶、夏枯草、桑寄生、川芎、野菊花、黄芩
功效 :清肝泄火,化痰祛湿。适用于头重如裹、眩晕欲吐、胸闷纳呆等痰湿症状。
四、肝火炽盛型
组成 :钩藤、罗布麻叶、夏枯草、桑寄生、川芎、野菊花、黄芩
功效 :清肝泻火,调和气血。针对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等肝火症状。
五、综合调理方
组成 :生地黄、当归、丹参、地锦草、黄芪、川芎、红花(基础方)
适用场景 :可灵活加减,如加天麻、钩藤等针对肝阳上亢,或加石决明、龟板等滋阴潜阳。
注意事项 :
-
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
部分配方需煎煮后服用,具体剂量和用法需遵医嘱;
-
中药治疗为辅助手段,高血压患者应结合西药控制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