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危象是血压急剧升高(通常收缩压>180mmHg或舒张压>120mmHg)并伴随靶器官损害的急症,需立即采取平稳降压和器官保护措施,避免快速降压导致脑缺血等风险。
-
识别症状与分型
高血压危象分为急症(伴急性器官损害)和亚急症(无急性损害)。典型症状包括剧烈头痛(尤其后脑勺)、恶心呕吐、视力模糊、胸痛或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抽搐或昏迷。 -
急救关键步骤
- 保持镇静:立即平卧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或活动。
- 药物干预: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20mg)或尼卡地平,但禁用兴奋剂类药物;静脉用药需专业医疗人员操作,常用拉贝洛尔、硝普钠等。
- 并发症预防:清除呕吐物防窒息,抽搐时垫软物保护舌头,监测生命体征直至就医。
-
长期管理与预防
控制诱因如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定期监测血压,低盐饮食,避免熬夜。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长期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调整剂量。
高血压危象救治的核心是“稳而缓”降压,同时保护心脑肾等靶器官。突发症状时务必立即就医,日常预防重于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