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脊髓病需要治疗,且应尽早综合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但完全治愈存在较大难度,治疗重点在于控制肝脏基础疾病、降低血氨水平及促进神经修复。
治疗需采取综合措施。控制肝脏原发疾病是核心,如使用抗病毒药物(核苷类药物、干扰素等)针对病毒性肝炎,同时服用熊去氧胆酸、多烯磷脂酰胆碱等保护肝细胞功能。降血氨治疗至关重要,乳果糖可改善肠道酸性环境减少氨生成,L-鸟氨酸-L-天冬氨酸则加速氨代谢。对于脊髓损伤,可尝试大剂量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维生素B1)、辅酶A等营养神经药物,鞘内注射地塞米松或糖皮质激素对部分患者有效。部分严重病例需肝移植以逆转病情,但术后恢复程度因人而异。
护理与生活方式调整需同步进行。家属须协助患者避免跌倒和压疮,建议低蛋白饮食以减少氨来源,戒烟戒酒并保证充足休息。症状进展至不可逆性截瘫时,治疗效果有限,需提前预防。中医针灸、理疗等可能作为辅助手段,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能延缓疾病进程,但需长期坚持并定期监测肝功能和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