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检查通常在病理科进行,这是病理诊断中的重要技术手段,主要用于鉴别肿瘤性质、判断组织来源及预后评估。其核心流程包括标本处理、抗体标记和结果分析,需由专业病理医师操作并解读。
免疫组化的主要实施环节
-
病理科主导操作
免疫组化检测依赖病理实验室的专业设备(如全自动染色仪),由病理技师完成组织切片、抗原修复和抗体孵育等步骤,最终结果需病理医师结合形态学综合判断。 -
应用场景明确
- 肿瘤诊断:如通过CK20、TTF-1等抗体区分癌类型;
- 感染病原检测:如EBER原位杂交辅助诊断EB病毒相关疾病;
- 治疗靶点筛选:HER2检测指导乳腺癌靶向用药。
-
技术优势
相比常规染色,免疫组化具有高特异性(抗体精准结合靶蛋白)和定位准确(明确阳性信号在细胞内的分布),可解决60%以上疑难病例的分型问题。
注意事项
部分医院可能将标本外送至第三方实验室,但报告仍由病理科审核签发。患者通常无需直接参与流程,但需确保活检样本及时送检以避免抗原降解。
免疫组化是病理诊断的“金标准”之一,其规范实施直接影响临床决策。若检查报告提示需进一步检测(如PD-L1表达),建议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后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