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医保慢病异地就医政策实现重大突破,全国范围内10种门诊慢特病费用可直接跨省结算,覆盖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病种,并新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5个病种,简化备案流程、扩大定点机构覆盖范围,显著减轻患者跨省就医负担。
患者需先在参保地完成门诊慢特病待遇认定,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可查询资格及就医地具体政策。跨省结算需满足两大前提:一是选择已开通对应病种直接结算服务的定点医院,可通过APP筛选功能精准定位;二是持医保码或社保卡就医时,主动向医疗机构声明慢特病身份及病种信息,确保费用按病种单独核算。需注意,未开通的病种或医疗机构仍需全额垫付后回参保地手工报销。
异地备案政策进一步优化,异地安置、长期居住及常驻人员可办理长期备案,异地转诊或临时就医人员部分可免备案直接结算,不同情况享受差异化报销比例。例如深圳异地长期居住人员按市内标准报销,临时外出人员报销比例为80%。结算时,执行就医地目录与参保地政策,药品、服务项目等按就医地规定范围,起付线、比例及封顶线则遵循参保地标准。
当前全国超64万家定点机构支持跨省结算,12月单月新增慢特病跨省结算超2万人次,减少垫付资金近480万元,系统日均交易量超360万笔,成功率稳定在95%以上。参保人可通过APP实时查询结算状态,遇系统故障无法联网结算时,需保留凭证回参保地处理。未来政策将进一步完善监管与协同机制,提升服务效率与安全性,建议定期关注政策更新及定点机构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