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全国31个省份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全面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累计惠及超100万人次,单周期费用降幅达50%-67%,显著减轻不孕不育家庭经济负担,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政策覆盖与实施进展
自2023年7月北京市率先试点以来,各省份分批次推进,2024年10月前实现全国全覆盖。例如,广州政策实施半年内报销金额超4000万元,广西医保基金支出达4.31亿元,北京参保人累计节省费用4.06亿元。 -
费用减免与可及性提升
辅助生殖单周期费用原为2万-3万元,医保报销后自付部分降至4000-10000元。经济压力缓解直接提升治疗意愿,如山东、天津等地患者通过政策圆了“生育梦”。 -
社会效益与生育支持
我国不孕不育率约12%-15%,政策通过降低医疗门槛和成本,间接缓解低生育率问题。医保覆盖还推动更多医疗机构开展相关服务,优化区域医疗资源分布。
辅助生殖医保政策标志着生育支持体系的完善,未来需持续优化报销流程与技术普及,进一步释放家庭生育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