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日起,河南省全面执行国家《2024年药品目录》,新增91种药品覆盖肿瘤、糖尿病、罕见病等领域,谈判药品实行全国统一医保支付标准,门诊慢特病病种与限额管理政策同步更新。
自2025年起,河南省医保目录调整带来多重利好。新增的91种药品包括肿瘤靶向药、糖尿病长效制剂、罕见病特效药(如部分罕见肿瘤和遗传病用药)等,有效填补了临床用药空白。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可享受更优化的报销比例,部分病种限额标准提升,且关联病种(如糖尿病+高血压)可叠加报销。罕见病患者因罕见病药品新增及罕见病用药保障政策强化,治疗费用负担将大幅减轻。
谈判药品执行全国统一支付标准,例如抗癌药、免疫制剂等高价药通过降价纳入医保,参保者自付费用降低。部分药品设市场浮动机制:若药价低于支付标准,患者按实际价报销;若高出,则超支部分需自理。“双通道”管理药品(如注射制剂)须通过定点药店配送至医疗机构,确保安全使用,且药品处方全部电子化流转,杜绝纸质处方风险。
门诊慢特病政策进一步优化,新增多项病种及额度,如肝硬化、类风湿关节炎等纳入病种列表,部分病种限额提升20%。糖尿病患者年度报销额度提高至5000元,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费用覆盖范围扩大。异地结算新增10个病种,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和强直性脊柱炎,实现跨省快速结算。家庭共济账户支持配偶、子女等5名成员绑定,医保余额可跨成员使用,例如用父母余额支付子女疫苗费用。
2025年河南医保新政落地后,患者可通过“豫事办”查询药品目录及报销政策。医保定点机构需在2月底前调整用药目录,确保“应配尽配”。参保者使用目录内药品时,需核对是否符合适应症及限额要求,慢性病患者可通过电子处方配送服务直接购药,减少跑动成本。政策过渡期中(如谈判药保留6个月原支付标准),医疗机构需完成库存药品替换,同时强化处方审核监管,避免欺诈骗保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