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医保报销药品目录共包含2643种药品,分为甲类和乙类,其中甲类药品可全额报销,乙类药品需个人自付一定比例。
一、目录构成
- 甲类药品:临床治疗必需、价格低、疗效确切,全额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 乙类药品:可供选择、价格略高,个人需自付一定比例,剩余部分按比例报销。
- 中药饮片:纳入医保报销的品种有892种,但需符合国家标准。
二、目录调整机制
医保目录自2018年起每年动态调整,将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的药品纳入。2018年目录调整首次由医保局主导,重点纳入慢性病用药、儿童用药及重大疾病治疗药物。
三、查询方式
- 登录“国家医保局”微信公众号,点击“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查询”功能。
- 输入药品名称,即可查询药品是否在目录内、报销类别及支付标准。
四、不纳入目录的药品
- 起滋补作用的药品。
- 含国家珍贵、濒危野生动植物药材的药品。
- 保健药品、预防性疫苗、美容减肥类药品等。
五、医保目录的重要性
医保目录的动态调整机制不仅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还提高了用药保障水平,覆盖了多个临床治疗领域,为重大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
如需了解具体药品的报销信息,可通过国家医保局提供的查询工具,方便快捷地获取权威信息。